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廟宇的故事~竹灣~大義宮(歐月娥)

(這是埃及的柱子喔!)


〈竹灣廟宇介紹〉
「竹篙灣」與「竹灣村」地名的由來   自從清朝時代即被稱為「竹篙灣社」的西嶼鄉
竹灣村,傳言其實擁有各式不同的地名由來。有人 形容該村早期因盛產「竹子」而得名,亦有人推翻 傳言指稱竹篙灣根本就沒有生長竹子的地理條件; 並引述先賢耆老的說法:「竹篙灣」,乃因澎湖先民 最早使用的捕魚網具「立竿網」,而整個港灣裡滿佈 許多的「竹竿」,因此相傳竹灣村的前名「竹篙灣」正因此而得名。依據當地耆老轉述,西嶼鄉竹灣村自從明朝鄭成功登陸台灣期間,竹灣村即已有許多先民居住,且均以捕魚維生。由於當時捕魚技術貧乏,但是豐富的魚貝垂手可得,先民往往僅持簡易的叉子即可於海岸邊捕獲新鮮肥美的海魚。 長者們回憶說,先人教授趁乾潮時將漁網定置於沿岸海底,而於漲潮後,使用竹竿撐起漁網;以此種「立竿網」方式是早期捕魚的絕技。「竹篙」係閩南語,指「竹竿」,「竹篙灣」應該是指當時港灣內處處可見插著「竹竿」;因而有沿襲至今仍然於身分證地籍欄記載:「西嶼鄉竹灣村竹篙灣?號」的事實。 據文獻記載,竹灣村於清朝時稱為「竹篙灣社」,日據時期則叫做「竹篙灣鄉(村)」或「竹篙灣」,直到台灣光復後實施地方自治,才正式起用「西嶼鄉竹灣村」地名。 竹灣村最早到的先民相傳係隨鄭成功而來屬「青陽衍派」,姓「蔡」的居多,後續再有來自泉州府南城門外磁杜庄姓「吳」的移民於竹灣村落腳繁衍。因隨農漁業漸趨式微,村內人口外移甚多,目前僅有老弱者一千餘人。大部份漁民已將生計漸轉近海漁撈及箱網養殖;農作物因地質、天候因素,僅「白膜花生」為當地代表性農產品。 竹灣村於清朝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即已建置大義宮神廟,供祀文衡聖帝(即關公),迄今經數度整建之「大義宮」係金碧輝煌、遠近馳名的觀光景點。竹灣社區發展協會所設置於竹灣村入口牌樓處之「社區意象地標」仍以竹子為其特徵。

竹灣大義宮
本廟約創建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早期為奉祀溫府王爺,於三十多年前增加奉祀關羽(文衡聖帝)而名為「大義宮」,近年重建約耗資千萬元。廟貌金壁輝煌、宏偉浩大,為西嶼鄉之觀光勝地。
 大義宮原名為四合宮,建造於四百多年前,當時由橫礁、竹篙灣、合界、小門四村共同合建一宮以祀神,故號四合宮,後因各村發展迅速,來往路途遙遠,諸多不便,遂由各村個別建廟宇一座,祀奉神明以朝拜祈祐平安,因此本宮於民國前二年遷建至現在地址,奉祀溫府千歲。於民國十一年並增祀聖帝,故號大義宮,乃取關帝一生盡忠大義之意。
  大義宮中有鸞堂一處,是民國前八年,光緒三十年時,由當地村民感念神聖威靈顯赫,發起創設之得善堂,扶鸞濟世救民,至今已有八十年之史蹟,現在有鸞生一百多人,按照每個月三六九日濟世,感 化村民向善,專為人群服務。 民國五十八年因廟宇年久失修,令人怵目驚心,村民決心改建,重修廟體,乃由鄉老召集會議,著手進行,於民國五十八年九月下旬,在信徒自動自發籌組之下開始拓地工作,為時足足一年之久,完全以血汗完成最艱鉅之工作。



資料

來源:自行

拍攝

1 則留言:

  1. 好用心!常被忽略,但是卻是澎湖廟會文化很重要、不可或缺的鸞堂都調查出來了,好用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