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廟宇的故事~山水~上帝廟(林志峰)


廟宇
一、簡介
山水的上帝廟最有看頭的時候,便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每年的這一天總是吸引不少人前來,不論是澎湖居民,或是遠度重洋的觀光客,總是扶老攜幼,一同來參加『乞龜』;看看能不能獲得神明得青睞,抱得一座黃金龜回家,隔年再捐出更重的金龜還願,因此每年這個時候的旅客總是絡繹不絕,『乞』到金龜的人,一年的運氣可是會很旺喔!所以不妨在元宵節時來試試手氣吧!
二、歷史緣由
祠奉主神:真武大帝 祭典日期:農曆三月三日 宗教:道教服務電話:06-9952491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山水里8號    於嘉慶八年設廟並供奉玄天上帝、文衡聖帝、水仙王、劉大王、太子爺等神明以祈求合境平安,嘉慶八年設廟,民國六十三年重建。除了上帝廟興建沿革外,山水上帝廟的乞龜活動是澎湖地區最著名的民俗活動之一,可在元宵節時前來山水上帝廟參觀。
~~~~~~~~~~~~~~~~~~~~~~~~~~~~~~~~~~~~~~~~~~~~~~~~~~~~~~~~~~~~~~~~~~~~~~~~~~~~~~~~~~~
烏崁里
馬公市烏崁里,清朝時代叫做「烏崁社」,屬「林投澳」管轄,民國九年(公元一九二○年,日據時期),日本澎湖殖民政府─「澎湖廳」由於實施街庄自治,重新規劃基層行政區域時,才改由「馬公街」(即今馬公市)管轄。
現在馬公市三十四里,烏崁里在清朝時代卻由湖西鄉管轄,情況比較特殊。
「烏」,是指村落沿海海面呈現黑色,「崁」,是指村落周邊的懸崖,「黑」與「烏」的意思相同,因為先民寫成「烏」,因此「烏崁」這個地名即相沿迄今。
在清朝初期,烏崁里西側有一處懸崖,加上沿岸也有若干海崖,先民因而取懸崖作地名。至於沿海海面所以呈現黑色,是受環境及日照的影響,由於烏崁位在馬公本島東海岸,早上太陽自東方升起時,人們站在村落西側的坡地向東方瞭望,在太陽照射下海面就反映出黑色,當傍晚夕陽西下時,人們站在村落東側海崖向西方瞭望,在夕照反映下,海面也呈現黑色。
先民取「崁」這個字作地名,在澎湖很普遍,如白沙鄉的大赤崁、小赤崁及西嶼鄉的二崁等,都是當地有懸崖的緣故;由此顯示,當先民在某地落戶時,多以當地的地理環境取地名,如果有比較特殊的景觀,就取特殊景觀作地名,否則就隨便依照地形取地名,「崁」就成為較普遍的地名。在明、清時代,烏崁里沿海是海戰的古戰場
歷史緣由
開澎始祖是許本,清順治十四年(1657)自金門遷來。(李紹章,1960:132)志書上名稱始見於康熙年《台灣府志》:「大山嶼:澎湖諸嶼獨此最大,……下有五地曰風櫃仔尾、曰峙里、曰豬母落水、曰烏崁仔、曰林投。」(蔣毓英,1685:30)以後有清志書或仍寫為「烏嵌」,或寫成「烏崁」。乾隆年《澎湖紀略》將澎湖分為13澳75社,烏崁開始稱社,屬林投澳:「林投澳:……烏崁社(距廳治十一里)。」(胡建偉,1771:34)日治初期劃歸大山澳務署,後改隸隘門辨務署,大正九年(民國九年)實施街庄自治始歸馬公街(今馬公市)管轄。台灣光復後成立為馬公市一里,稱烏崁里迄今。(蔡平立,1984:201)烏崁名稱由來,自清以降未見志書或相關史料有所解釋。惟近有著作曰因地形而命名:「社之面邊山谷深險,且海水深呈烏色,即成為社名烏崁。」(蔡平立,1984:201)又「根據耆老口述,是因南邊山谷深險,海水呈黑色,因而取名烏崁。」(澎湖采風文化學會,1998:10)
地理景觀
烏崁的潮水是南北流向的,退潮時沙灘沿岸是一大片黑色岩石海坪地,幅員相當大,有「大坪頂」之稱,為鄰近村里民眾採捕海產地點,每月初一、十五大退潮時人潮更是熱鬧。轄內馬公機場是出入境澎湖重鎮,整體建築美輪美奐,不輸其他有名國際機場,讓觀光客一踏入澎湖就留下美好印象。烏崁海水淡化廠產出的淡水為大馬公地區最重要淡水供應地。烏崁里民精神信仰中心為靖海宮,坐北朝南,位於村落南邊,創建於清乾隆二年,歷經四次修建,主神奉祀文衡聖帝,副神供奉朱府、蘇府、溫府、池府王爺、水仙大帝等眾神,廟觀建築宏偉,廟前廣場佔地寬廣,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法藏寺位於村落西北方坐北朝南,是一座新建的佛教寺廟,供奉釋迦牟尼佛,經常舉辦各項法會,信徒台澎二地皆有,寺廟外觀雄偉,為機場大道旁醒目的建築物。地方特產:烏崁里最有名特產為尚方餅,由村落一間百年糕餅老店出產,完全以手工製作,產品供不應求常需事先訂購,更是村落年節返鄉客必購食品。
廟宇
一、簡介
烏崁海水淡化廠產出的淡水為大馬公地區最重要淡水供應地。烏崁里民精神信仰中心為靖海宮,坐北朝南,位於村落南邊,創建於清乾隆二年,歷經四次修建,主神奉祀文衡聖帝,副神供奉朱府、蘇府、溫府、池府王爺、水仙大帝等眾神,廟觀建築宏偉,廟前廣場佔地寬廣,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法藏寺位於村落西北方坐北朝南,是一座新建的佛教寺廟,供奉釋迦牟尼佛,經常舉辦各項法會,信徒台澎二地皆有,寺廟外觀雄偉,為機場大道旁醒目的建築物。
由朱府王爺來定基建廟,至今約一百六十年,約於乾隆時興建。

表為 馬公市烏崁里擁有民間信仰廟宇
二、歷史緣由
為烏崁村主廟,創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歷四次修建:嘉慶六年(1801)、同治六年(1867)、民國四十二年(1953)、民國七十七至八十一年。其中同治六年第二次重建時創設鸞堂,並更名為「靖海宮」。主神文衡聖帝(關公)、副神有朱府、蘇府、溫府、池府王爺、水仙大帝、哪吒太子、臨水夫人、福德正神。主祭日是主神神誕農曆六月廿四日。廟內〈靖海宮重建碑記〉(刻於民國八十一年)載:「溯自明朝永曆五年(1651)開基烏崁鄉,於乾隆二年(1737)由本里眾弟子籌募捐建新廟……。嘉慶六年(1801)首次重修……。同治六年(1867)第二次重建,完成慶典,嗣由三位王爺(按:指本碑記前面提到的朱府、蘇府、溫府王爺)創設鸞堂,將廟稱為靖海宮。……民國四十二年為第三次重建……。第四次重修興建……於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廿六日興工,迨至民國八十一年農曆九月卅日完竣,……計修建費新台幣參仟餘萬元正,歷時五年餘。」
溯自明朝永曆5年為開基烏崁鄉,於乾隆二年由本里眾弟子等募捐建新廟,彫祀水仙尊王、臨水夫人、哪吒三太子。嘉慶六年首次重修建廟,再彫朱府王爺暨本里葉家弟子所奉祀一尊蘇府王爺,由眾弟子祈求到廟中膜拜,同時彫祀蘇府王爺及朱府王爺金身。嘉慶7年間有五府千歲,雲遊經過本鄉,由眾弟子焚香膜拜,恭迎懇請留廟供奉即是現職溫府王爺。同治6年第二次重建廟貌,完成慶典,嗣由三位王爺創設鸞堂,將廟稱為靖海宮。
 光緒十五年南天文衡聖帝屢蒞鸞堂,揮鑾降筆醒世覺迷,經鸞生懇請為鸞堂席,本鄉眾弟子即為文衡聖帝本宮主神之稱。至民國42年為第三次重建。並於民國65年本宮文衡聖帝請旨彫祀池府王爺在本宮鎮殿。
 竊維神之盛德,萬民共仰,人間留像,祀其英靈,其莊嚴廣大莫測,是以神雖顯赫,亦須壯觀廟貌,兩者並重,其間先後重建3次,今因年久失修,風侵雨蝕,雲壁毀污,扌衰題剝落,勢將不可收拾,若長此以往,大廈傾崩,何以伸禮佛之心。因此至民國77年邀集鄉老,詢謀眾議策劃第四次重建,由值年鄉老洪清江發起,蔡樹松協助成立籌建委員會,並眾舉蔡樹松為主任委員,洪清江為副主任委員,所憾力以絮綿,無以建壯觀廟貌,徒然敬神感德之空言,于是擴充廟庭水溝道路變成平坦美觀。爰派員赴台捐募,並自支旅費,幸蒙旅台父老傾囊慨捐,爰則請求聖帝擇吉於民國77年6月26日興工,迨至民國81年農曆9月30日完竣並擇民國81年10月14日舉行落成大典。
三、地理景觀

四、廟會活動實況

資料來源:林會承,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地方自治(1996 )

廟宇的故事~澎湖寺廟教堂統計

下表是根據民政局2007年澎湖寺廟教堂數統計

縣政府統計馬公市面積為2.3664平方公里、共計34里、人口54951人、有65座廟宇,平均每里約有2座寺廟、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27座。跟台北市相比,台北市面積271.8平方公里、有208座廟,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1座廟。由此可看出澎湖的廟宇密度是臺北市廟宇密度的20幾倍,更可說澎湖廟宇密度是全臺之冠。

下表是澎湖道教主神統計,由於道教主神種類太多,故以廟數前十名作為代表。

澎湖將近200間寺廟,其中奉祀王爺共32座,其次是觀音菩薩、文衡聖帝;若與其它主神相比下,王爺廟數約為其它主神的2、3倍之多,比海上守護神媽祖的廟宇多10幾倍,從中可知澎湖王爺是本地的重要信仰之一。主神為王爺的廟宇每年都會有「請王」、「送王」的祭典,不僅是代臺灣具有特色的王船祭,也成為澎湖獨特民間宗教特色之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風櫃里
前 言
風櫃的由來是因為明朝時代叫做「風櫃澳」,清朝時代改為「風櫃尾社」,光復後則稱為「風櫃里」。地名的典故是因為在村落東南方有個石洞,洞上頭有個小石孔朝向天,每當大風浪來時,風浪沖激石穴就像拉風箱的聲響,因此就取「風櫃」為地名。
風櫃里有三間廟宇、一間國小和兩個港口。全里的面積有1.4140平方公里。目前人口約1573人。風櫃社區分為東甲、中甲、西甲三個甲頭。社區的三間廟宇分別為東甲為金王殿 供奉主神金府王爺;中甲為溫王殿 供奉主神溫府王爺;西甲為三官殿 供奉主神三官大帝。風櫃里的{風櫃洞}和{蛇頭山}是最著名的觀光景點。也是遊客必去的勝地。
風櫃的簡介
風櫃位在風櫃半島的尾端,屬馬公市風櫃里,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漁村,因風櫃濤聲、水柱噴潮、海水抽吸聲等三大奇觀而聞名。也因侯孝賢於一九八三年所拍攝的電影「風櫃來的人」一片,而使風櫃聲名大噪,一度還成為澎湖的代名詞。風櫃沿海盡是發達的柱狀節理玄武岩,由於海浪長年的沖擊,形成了狹長的海蝕溝及海蝕洞。每當巨浪激盪,衝向洞口,岩洞內一陣陣如雷濤聲,如風箱鼓風,如遇到風勢大、風向恰好、海水漲潮時,還可見到水柱噴潮的奇觀,風櫃聽濤即由此而來。
歷史緣由
根據族譜查考,風櫃尾大約在清康熙年間有顏姓居民從西嶼移入定居,到雍正、乾隆之間逐漸形成聚落。地方耆老則說風櫃最早的移民姓董,大約在明朝末年先在東側的山坡,也就是青灣西側的東北側坡地上搭草寮居住,利用青灣及東港的沙灘牽罟補魚維生。清朝時期才有顏姓由西嶼小池角、陳姓由金門移入,之後又分別有高姓由馬公紅毛城、蔡姓由鐵線尾遷到風櫃尾。
地理景觀
從馬公市區走縣道204接201到風櫃,由嵵裡回202縣道經過青灣後,車行不到五分鐘,就進入澎南區最後的一個漁村風櫃尾。
風櫃里位在風櫃半島得最西端,除了東南端有一個寬約100公尺的地峽和蒔裡里相通外,幾乎四面環海。北岸隔著馬公灣北與測天島相望,東和蒔里的佮籠頭及五德的雞母塢山對峙;西岸不遠處有四角嶼和雞籠嶼兩個無人島,南岸七公里外有通盤嶼及虎井嶼。
居民活動實況及休閒活動社區的居民平常沒事就會去港口或是風櫃洞邊釣魚,打發時間也是一種運動。順便還可以賺點小錢。早晨會有魚販和菜販在廟口叫賣,像是一個小型的市場,感覺很熱鬧。到了下午廟口就會來一些攤販來販賣東西,居民就會到廟口購買東西,也會再那小聚一下,聊聊天。

廟宇
一、三官廟
廟宇的建設由來,自周秦而下歷代皆有,唐宋始盛。蓋神靈顯赫,能護國庇民,消災錫福;故世人特立廟,以崇德而報其功者。先人係在明末年間自金門來到此地,且蓋草寮居住,捕魚維生。初來者為董姓,繼後有陳、顏、高、蔡等諸姓人民陸續遷入,遂集居成社,至今以有三百餘年了。
初先人等由家鄉攜帶眾神香火護身來此侍奉,日夜參拜,乞求平安。嗣後人民廣聚,眾議建廟于本里的北崎山麓,將各香火改塑神像,合祀在廟。自是神靈益顯,至清雍正年間,即移至現址擴大重建,號曰「流水亨通溫王廟」。崇奉 溫府王爺為鎮殿主神,配祀 真武大帝、三官大帝、文衡聖帝、朱王、柳王、葉王、劉王等諸神像,從茲果然流水亨通,漁業興盛,里民安居樂業。
三官廟所供奉的主神是 三官大帝。另有天上聖母、三太子、福德神、虎將軍爺。三官大帝乃是天、地、水三官之合稱,俗稱「三界公」,也就是「上元賜福天官一品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總稱。三官大帝的神格,為道教中僅僅次於玉皇上帝的神祇,是奉玉皇上帝的旨意,分別監察人間善惡,保護眾生的,極為民間所崇信。三官大帝又以堯帝至仁為「天官」,舜帝墾地為「地官」,禹帝治水為「水官」,合稱為「三官大帝」。神仙通鑑這本書說:「天官堯也,地官舜也,水官禹也」。並說因堯定天時,以齊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故為天官,舜畫十二州,以安百姓,故為地官,禹治洪水,以尊民居,故為水官。

二、靈德溫王殿
初先人等由家鄉攜帶眾神香火護身來此侍奉,日夜參拜,乞求平安。嗣後人民廣聚,眾議建廟于本里的北崎山麓,將各香火改塑神像,合祀在廟。自是神靈益顯,至清雍正年間,即移至現址擴大重建,號曰「流水亨通溫王廟」。崇奉 溫府王爺為鎮殿主神,配祀 真武大帝、三官大帝、文衡聖帝、朱王、柳王、葉王、劉王等諸神像,從茲果然流水亨通,漁業興盛,里民安居樂業。
溫王殿的前身是三官殿,於清雍正年間,將址遷徙邑南,改建新廟,名為「溫王殿,歷今二百餘載。而今流水亨通,漁業興盛,里民安居樂業。於民國54年建立,全名為【靈德溫王殿】:又於民國86年拆除擴建,到民國90年落成。
溫王殿供俸的主神是 溫府王爺。另有五千歲(金府千歲、鐘府千歲、鋼府千歲、銅府千歲、鑼府千歲)、觀音佛祖、劉府王爺、真武大帝、柳府王爺、葉府王爺、文衡聖帝、朱府王爺、福德正神。
三、威武金王殿
威武金王殿,本來稱為{德安宮}。據傳早年風櫃尾地廣人稀,又三面臨海,常有鬼魅出沒,因此由「流水亨通溫王廟」降乩指示,在聚落東端入口處興建一座廟宇,派萬善爺駐守。大正11年德安宮曾設立一個稱為「德安宮勸善堂」的堂。之後又改為武壇。丙寅年重修擴建後,溫府王爺再派金、邱、匯三位王爺到德安宮駐並以金王爺為主神,改名為「德安宮金王殿」。戰後初期金王殿曾被海防部隊佔用,做為東港的檢登站;民國60年再次重建,民國62年竣工之後改名為「威武金王殿」;民國96年因為廟頂嚴重漏水,拆除重修,目前尚未完工。
金王殿供俸的主神是萬善爺。另有開天先帝、邱府王爺、金府王爺、羅府王爺、福德正神、虎將軍爺。
建之前
四、祭祀
風櫃里有東甲為金王殿;中甲為溫王殿;西甲為三官殿3座公廟。每天的祀茶祭儀是必備的。清晨4時西甲及中甲的兩位老大會一齊到西祀荼,東甲的老大階到東宮祀荼;東、西宮的祀荼儀式完畢後,各甲老大再到中宮集合,一齊向溫王殿得神祀荼。同樣的祀荼儀式每天要舉行兩次,另一次在下年3時,同樣是先舉行甲頭性的東、西宮祀荼,約下午4時再舉行全村性的中宮祀荼。
五、元宵節夜巡
風櫃每年元宵節都有連續3個夜晚的神轎繞境活動。元宵節當天下午7點半乩童和福官開始作法,由福官頭翻譯一些有關今年社里運道的神旨;到9點多才向主神請示當晚要出巡的是那3尊神祇。據說溫王爺通常都是到第三晚才會親自出巡,如果祂第一晚就要親自出巡,就表示今年社里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晚上10點左右出巡的3尊神明分別被請上3甲的神轎,由各甲頭的民丁抬著繞境。 當神轎繞到村落邊境的每一個營頭前都要停下來,乩童作法象徵制服惡靈,等到全境繞完神轎回到廟口時,再由3甲頭的轎夫展示「趨轎」的功夫,抬著轎子奮力的來回跑,象徵神靈發威及出征勝利歸來;連續3晚的繞境儀式過程都相同,經過元宵的繞境儀式之後居民就認為社里內會有一段時間平安無事。
元宵節原有鄉里三甲人民抬神轎繞境之傳統習俗,近年來增加有摸彩贈獎活動,獎品有遊艇、休旅車、機車、電器用品等,轟動全澎,吸引縣民參與,活動期間人車擁擠,熱鬧非凡。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廟宇的故事~澎湖古廟 保存不易


澎湖縣廟宇密度全台最高,但由於民眾古物保存觀念淡薄,很多古廟在重建或翻修的過程中,古物未獲得妥善保存。
澎湖鄉土藝術家陳扶氣以廟宇古物搭建成「春嬌茶室」,盼能保存文物,也引發爭議,「春嬌茶室」究竟是破壞還是保存古物?論者看法不一。
中央社7日電,總面積只有一百二十七平方公里的澎湖縣,由於居民大部份靠海為生,每天出海都要面對不可知的命運,宗教信仰成了生活重心,全縣九十一個村里,卻有兩百多間宮廟,密度全台第一。澎湖縣文化局博物館課課長王國裕分析指出,澎湖民眾普遍認為地方宮廟愈大、愈富麗堂皇,愈有面子,於是紛紛拆掉老廟蓋新廟;加上營造業者從本身利益出發,常積極遊說或鼓勵地方主事者拆廟重建,因此,很多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廟宇就這樣消失了。
資料來源:
巴哈姆特


~~~~~~~~~~~~~~~~~~~~~~~~~~~~~~~~~~~~~~~~~~~~~~~~~~~~~~~~~~~~~~~~~~~~~~~~~~~~~~

石泉里朱王廟
(一)簡介
寺廟名稱:石泉里 朱王廟
祠奉主神:朱府王爺 宗教:道教
建別:募登記證字號:036
組織型態:管理人制
寺廟管理人姓名:陳有命服務電話:06-9213108 寺廟地址:澎湖縣馬公市石泉里33號
(二)歷史緣由
石泉朱王廟約創建於清道光15年間(1835),據說本來位在石泉聚落的東南端,坐北朝南,是石泉、前寮、菜園三社所共祀的公廟,以朱府王爺為主神。相傳在清道光年間的某一天,有一個到澎湖販賣家庭什貨的唐山客挑著什貨擔經過菜園的「後宅路」(今聯勤補給庫西北側)一帶;因為天氣炎熱,什貨販子就在石泉社東南方的山溝邊(另一說是在南營頭附近的畚箕井)寬衣沖涼,臨走時忘了取走掛在樹上的隨身香火袋。有一天夜裡附近的居民發現水溝邊紅光滿天,請鄉老前去查看的結果,才發現樹上掛著一個寫著「朱府王爺」尊號的香火袋;於是由3社的鄉老協議,在發現香火袋的地方籌建廟宇來共同祭祀。
王爺,俗稱為「千歲爺」、「千歲爺公」,亦稱「代天巡狩」。澎湖百姓大多簡稱為「王爺」或「千歲」。關於「王爺」的由來,傳說龐雜,莫衷一是,但是澎湖流傳較廣的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道士張天師(漢朝張道陵的後裔代代稱為天師),道號「真人」,精通咒語符法,無邊法力名聞遐邇。唐明皇(玄宗)特召進京,為試其虛實,預先安排三百六十名當科進士,在御花園地窖裡吹笙奏樂,然後對張天師說:「這些怪異之聲音,請施法化解之。」張天師掐指一算便知因由,立刻回答說:「這既不是妖,也不是怪,皇上可用腳尖往地上一點,便知分曉。」皇上於是用腳一跺,頓時地窖崩塌,可憐三百六十文武進士,全部一命嗚呼。玄宗為悼念這些冤魂,並懼其作祟討命,令天下建廟供奉祭拜,並各封為「王爺」,遊府吃府,遊縣吃縣。  另一傳說則是:明朝末年,三百六十名及第進士由於不願在滿清統治下為官,皆自縊身亡,其靈魂升天之後,「玉皇大帝」憫其忠烈,一一賜封為王,授命下凡,稽察人間善惡,其王府稱為「代天府」,巡境稱「代天巡狩」。所以澎湖各村里「王爺」誕辰慶典,抬神轎遊行,叫做「出巡」,也就是取「代天巡狩」之意,而其他神明遊行只能稱做繞境。  據傳:這三百六十位王爺,計有一百三十二姓,台澎地區的王爺則佔其中的一百零六姓。澎湖的廟宇有的奉祀為主神,有的恭迎奉祀為「客神」,這些客神快的三、五年即需送走,慢的二、三十年才送走,由於不是長久鎮殿的神祇,神像都用紙糊塑造,又稱為「紙王爺」。一般廟宇多以王爺數尊合祀,常見的是三、五、七尊合祀,稱為三府千歲、五府千歲或七府千歲。  澎湖地區奉祀「王爺」為主神的廟宇,計有馬公北甲北辰宮、馬公南甲海靈殿、火燒坪靈光殿、重光威靈殿、安宅周王廟、桶盤福海宮、東文溫極殿、菜園東安宮、前寮朱王廟、石泉朱王廟、興仁懋靈殿、井垵吳府殿、風櫃溫王殿、太武玄靈殿、龍門安良廟、中西代天宮、沙港廣聖廟、東石泰靈殿、岐頭鳳儀宮、小赤崁蜩鳴宮、通樑保安宮、小門震儀宮、合界威揚宮、林投鳳凰殿、二崁二興宮、內垵內塹宮、外垵溫王宮、赤馬赤樊桃殿、風櫃金王殿、水垵李王宮、東安中宮廟、西安后寮宮、東吉啟明宮、將軍永安宮、東嶼坪蕭府廟、中社五府千歲廟、海豐吳府宮等。
(三)地理景觀
日治大正八年(1 9 1 9 )朱王廟遷到原址西北方約200公尺處重建,二次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美機轟炸重創,戰後費時2年才整修完成。民國60年(1 9 7 1 )又東移約50公尺重建(石泉里33號),民國88年(1999)再整修成今貌。石泉里朱王廟 主祀的朱王爺本來是早年3個社里合祀一廟時的朱王爺金身,後來經擲筊請示神意後,被移到後殿鎮殿;前殿則改以真武大帝為主神,副祀文衡聖帝、辛府王爺、金府王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神祇。另在右側偏殿附設有「朱善堂,自民國七十一年起,奉旨著造金篇,施方濟世。
朱王廟在石泉里聚落四方設有五座營頭,東營本來位聚落東方山頭(犀山)附近,(由205號縣道向北的產業道路西邊),因為常被銀合歡遮掩,正在等待擇日移到路邊;西營本來位在聚落西方的205號縣道南側,因為道路拓寬而必須移東約10公尺,現在已拆除在寺待施工中。南營位在現在的聯勤補給庫西邊;北營位在澎28號道路南側,今東鳳宮西邊路旁;中營位在204號縣道北側,今電視轉播站西邊,位置都沒有變動過。另外在中正國中的西南角還有一座「鎮路頭煞」的厭勝物。
石泉朱王廟在明治32年(1899)就開設了一個稱為「日新社養善堂」的鸞堂,著有《濟世金丹》(1899)、《挽回寶鑑》(1927年)兩部善書。民國71年(1982)在朱王廟右側偏殿重新開堂,改名為「朱善堂」,恢復著書濟世,分別著作有《慈善金篇》(1982)《醒世寶訓》(1983年)、《明善寶鑑》(1985年)、《濟世金箴》(1986年)、《渡眾慈身》(1987年)、《導化真理》(1988年)、《醒世明燈》(1989年)、《濟世惠民》(1990年)、《勸世寶典》(1992年)、《廣渡善緣》(1994年),《大道康莊》(1996年)、《曉悟大道心經》(1997年)等12部善書,是近30年來馬公近郊最活躍的鸞堂之一。
(四)廟會活動實況
犒 軍  地點:石泉朱王廟

廟宇舉辦「犒軍」的目的在招待神將及兵馬。一般廟宇中供奉的神明生日時,「王爺」繞境到有交誼的廟宇休息時,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時,會在廟埕舉
行「召營」及「犒軍」,村民家家戶戶須準備菜飯牲醴,該廟亦須舉行儀式,以便招待轄區或過境的神兵,也須準備馬草,以餵食馬匹。
犒軍又稱「犒賞」,澎湖各宮廟於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依例要在廟前舉行「犒軍」。此外,如果該廟舉行活動前,「小法」要作法事,一定要召請「五營頭」的兵馬來護持,法事完畢,再將「五營頭」的兵馬放出去在各營駐紮,每次召五營兵馬時必須「犒軍」,以表示慰勞各營頭的神兵神將。「犒軍」完畢後,就要「放營」,讓神將神兵回到原駐紮地的各營,繼續保護社里民眾。「犒軍」時,例由「小法」五人及「領令」一人舉行法事。但是望安各宮廟原有的「小法」因多赴外地工作,故只能由一、二位來執行,不過甲頭的村民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日,均會準備菜、湯、飯置於廟前的供桌,以配合「犒軍」。  舉行「犒軍」時,先於廟埕前設科儀桌,將神兵天將(俗稱五營首、官將頭)擺在桌上左右,另置香爐及供品等,桌下置虎爺、香爐及生三牲,桌前方擺\長條椅,其上置十一個碗,左側另置牧草及米糠水(供軍馬飲食之用)。上香後,由「小法」舉行法事,召請五營神兵天將回到案前,俟擲筊確認已召回全部「兵馬」後,便進行「犒軍」,先「喝營」,即命令兵將恪遵規律,再唱「犒軍咒」,犒賞五營兵馬。最後擲筊確認完成犒賞後,便「放營」令神兵神將返回原來的崗位,各司其守。

犒 軍

(一) 廟程休閒實況





石泉春嬌茶室
店仔外觀[石泉寺廟茶坊](這間將三間廢棄寺廟建材收購過來才完成的寺廟茶坊,可是陳扶氣大哥花了一年的時間與兒子親手打造出來的,這裡除了可以看到寺廟的雕樑畫棟之外,還可以看到陳扶氣大哥的藝術作品)


石泉船屋行館與觀海咖啡屋 石泉寺廟茶坊內部座椅
(第一排就是船屋行館,每一間都是面海,在船屋行館的後面的建築物就是觀海咖啡屋)

石泉寺廟茶坊機械人 石泉寺廟茶坊海景

廟宇的故事~民間傳說「龍怕臭、虎怕吵」


地點:澎湖天后宮
左青龍右白虎(第一張為龍門第二張為虎門)

俗話說:「入龍喉、出虎口」,廟宇龍虎邊的判定,是以正殿神明面向的所在來解釋,因此所稱的左邊,即是我們進入廟宇方向的右邊。民間傳說「龍怕臭、虎怕吵」,所以廟宇的廁所大多建在虎邊,免得將「龍種」給趕走。所以在廟宇想如廁,往虎邊找就對了<( ̄︶ ̄)>
資料來源:巴哈姆特




~~~~~~~~~~~~~~~~~~~~~~~~~~~~~~~~~~~~~~~~~~~~~~~~~~~~~~~~~~~
前言
澎湖地區具有相當良好之漁業發展條件,曲折的海岸形成眾多天然灣澳,稍加建設即可成為甚具規模之漁港,因此澎湖漁港之多為全省之冠。澎湖的海岸多曲折,岬灣交錯,在澎湖,各地漁村幾乎村村有漁港及祈求出海保平安的廟宇,形成澎湖一種特殊的島嶼文化。

地理環境~自然生態景觀─鎖港礁頭
馬公市自然生態景觀─鎖港礁頭

鎖港礁頭上,海蝕拱門
 鎖港的原來地名是「小管港」(閩南語發音),顧名思義,當然是漁業發達,漁獲中以盛產「小管」而聞名,村莊中有澎湖最巨大的石塔建築,名為「子午塔」或「南北塔」,共有二座,約有二層樓高度以上,目的在於鎮風避邪的作用,這須要另外專門介紹,在此就不多著墨。鎖港正好位於機場航道上方,不時可以看到飛機從頭上經過,地理位置又位在馬公市東方,與台灣較為接近,所以有海上航線與嘉義布袋之間通航,交通也頗為便利。

在鎖港港口南方,有一塊海蝕平台向東延伸入海,也就是俗稱的『礁頭』,這裡沒有鋪設良好的道路可以進入,更沒有明顯的路標指示路線,僅有泥土路可以進入,但是進入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黃色土堆,加上掩埋垃圾的處理場(這是先前玄武岩被挖空之後,所殘殘留的坑洞加以利用);再經過一段每逢下雨就泥濘不堪的道路,才能看到這片佈滿仙人掌的海蝕平台,在這裡只要時間合宜,隨時可以看到一些釣客,享受著釣魚之樂,因為漁源豐富,此處的外海,也有漁民申請漁業權,設置了定置網,往往可以帶來不少豐盈的收穫。
在礁頭這個地方,猶如一個半島,三面臨海,四周美景可以盡收眼底,當然欣賞浪打礁岩,激起的水花也令人讚嘆其壯觀,但是所要介紹的重點並不在此,雖然有許多遊客認定為『私房景點』,但是如果沒有深入介紹,恐怕也是『入寶山而空手回』
澎湖人的老記憶:
鎖港以前甚多漁船從事捕撈小管,現在仍然有小管加工廠,於是先民稱呼這個聚落為小管(台語發音),後來政府取諧音"鎖港"為名。小時候年幼無知,不知鎖港的存在,每次聽長輩提到鎖港(台語),我都以為是在說香港。 鎖港聚落規模可以算是澎南地區之首,所以社區內生活機能是澎南地區最完善的,包括7-11、好彩頭超市、鎖港派出所、澎南圖書館等等均散佈在鎖港村內
廟宇
一、簡介
廟 宇名 稱 :北極殿 (舊名:池王廟)
祠 奉主 神 :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祭 典日 期 :農曆三月三日
宗 教 :道教
創建年代日期:不可考,據傳建於清康熙年間 清乾隆四十四年間重修
組 織型 態 :財團法人服 務 電 話 :06-9950639地 址: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1491號

二、歷史緣由
玄天上帝又稱「北極大帝」、「真武大帝」、「開天大帝」、「開天仙帝」、「北極佑聖真君」、「真如大師」、「北極聖神君」、「元武神」,俗稱之為「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
玄天上帝本係自然崇拜的星宿神,即北極星所擬人化的神祇,屬於天神,為道教崇拜的神祇,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同為方位之神,據說其職責是把守北天門,多奉祀在北極殿,法力高強,能驅邪治病,稱號為「佑聖真武玄天上帝」。而儒教亦尊他為天神,即北方黑帝,並且也給與「皇天上帝北極神明」之尊稱。然而玄天上帝究竟是怎樣的神明呢?
胡建偉在「澎湖紀略」一書中云:「北極真武元上帝,乃北方元武之神,元武屬水,水色黑,故帝衣服旗幟俱黑,即所謂元冥乘坎而司冬,稱冬帝曰黑帝是也,神為五行之一,五行之祀,載於月令,此天地之正氣也。」在圖誌上也說:「真武為淨樂王太子,修練於武當山,功成飛昇,奉上帝命鎮守北天門,披髮跣足、建皂纛旗。」
在神異傳裡也說:「真君仗劍,追天關地軸之妖,冠履俱喪,伏而收之,故塑像猙獰,冠裳不整,座下伏龜、蛇各一,龜,天關也,地軸,蛇也。」臺澎民間更有許多的傳說,今擇一、二分別敘述如下:
1、玄天上帝足踏龜蛇,右手執劍,左手印訣,龜蛇乃其胃腸所化成。在隋文帝開皇元年三月三日,從母親左脅下生出,當生之時,瑞氣飄揚,異香芬芳。但「上帝公」前身為屠夫,深感殺生太多,罪孽深重,內心愧疚,一旦了悟,決心修道,擬將屠刀拋入江河,又恐誤傷水族,加添罪孽,便舉刀切腹淨體,把腸肚棄於江河,以贖前愆,不料空中忽降萬道金光護體,一點真靈竟脫殼而昇化,逕飛武當山潛修,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時,鄱陽湖之役落敗,隻身逃到武當山,發現一座荒廢的「上帝公廟」,他立刻挑開蜘蛛網,隱藏進去,祈「上帝公」保佑平安,禱告之後,蛛網又重復原狀,化除危險。明太祖得天下之後,報答神恩,重修此廟,並敕封上帝公為「玄天上帝」,御題「北極殿」匾額一方。
現今澎湖地區奉祀「玄天上帝」為主神的廟宇,計有馬公東甲北極殿、西衛震威殿、案山北極殿、鎖港北極殿、山水上帝廟、井垵上帝廟、沙港東社北極殿、鼎灣永安宮、葉北極殿、城北北極殿、青螺真武殿、紅羅北極殿、西溪北極殿、大池治安宮、竹灣上帝廟、鼎灣開帝殿等十六座。

鎖港鎮山子午寶塔與貝塚介紹
鎖港地名的由來,係鎖港港口內,有許多小管迴游棲息,舊稱:「小管港」。清代即稱:『鎖管港』,隸屬於蒔裡澳,鎖管港社。日治時期曾與「鐵線尾」合併,稱之:「鎖鐵里」。民國40年,改稱:「鎖港里」。鎖港鎮山子午寶塔:
子午寶塔—南塔
鎖港的寶塔,是地方重要的地景,其元宵節的乞龜活動,『金龜』與山水齊名,是澎湖各地民眾,爭相邀約前往的地方。茲將寶塔相關的碑文,抄錄如下: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原由:『石塔的故事』,我走訪里內幾位耆老的敘述,再到北極殿訪問掌管北極殿法師許先生溫西,研究相關可能性,及鎖港里北極殿坤元寺財團法人董監事會陳董事長興先生,共同研究整理如下:

一、建塔年代:在何年無法確知,但幾位耆老八、九十歲長者相告,在他們祖父輩就有。鎮山子午寶塔,從耆老年齡向前推算,應該將近二百年歷史(古蹟)。
二、建塔原因:『南午塔』、『北子塔』未建前,前中間有座天然沙丘,頂約有兩三層樓高,和五德的『大帽嵿』,是進出港口的地標。鎖港的地名,因小管魚游入港內,原名是『小管港』。在南午塔,有條自然港溝,海水環繞坤元寺前,再繞至北極殿前,在北極殿前約一百公尺處。有具(貝)塚,就是先人遺留的證物。小管魚在北極(殿)前,就可捕得,地名由而命名。目前的港溝雖淤積變狹,但仍有大排溝可求證。在一個夜晚起風,俗稱:『大透北』(現稱:超級強烈颱風),天亮找不到沙丘,當時村里居民損失慘重,廟是漁民的精神托付,北極殿真武大帝降旨,建南午塔北子塔鎮山母。漁民進出港的地標。固(故)有這樣的俗語:『小管港了一座山,豬母水了一個垵(港)。』因鎖港沙丘飛到山水的港,蓋平港口當時的山水港,應該  是現在過社區橋,就是港口。
三、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建七層:『南午塔,北子塔。』在真武大帝顯赫旨下,村民每戶人家,每丁口,親搬一塊石頭到建塔地點,建造七層塔,來鎮煞驅邪保護村民。頂端是武將,手拿金鞭型石碑,四角尖峰添上紅硃砂,青草靈巧攀登塔峰,真壯麗。(我回憶小時童年登塔的點滴,又重現與塔的情份。)四、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整建成九層塔:有其因由:大約離現在有四十多年前,南塔在一位出家尼姑,至塔下焚火升天,隔大約不到一星期的一個清晨,太陽還沒出來,南午塔發出嚎哮聲,有如虎嘯雷震幾聲,鄰近居民正納悶,就聽到塔倒下之聲。村民請示:『真武大帝』,真武大帝選定良時吉日出巡繞境,觀音佛祖扶乩登轎出巡,(一)手拿燈斗,內放豆子,另一手從燈斗拿豆子,撒豆成兵,來驅邪鎮煞,指示(原來七層塔)升高兩層。理由是人口增加,為永續長久,永保居民平安,共九層,每一層有無數個一,九層重疊相加,就是無數個九,意即九九九九九,永保居民九九九九,所以頂層峰頂,現有阿彌陀佛石碑,扁型頂峰。五、結論:鎖港里鎮山子午寶塔,層層相疊,數數相壘,攀登九尊,永保久久。              
鎖港的「貝塚」殘跡
鎖港遺址,位於北極殿前約100公尺處。高度在10公尺左右,距離目前的海岸線約500公尺,遺址的總面積估計在10,000至15,000平方公尺之間,約有一半的範圍,現已遭鄰近築屋及廢棄物的破壞。遺址發掘,有一項重要發現:即是「四座墓葬的出土,無坑穴。」這四座墓葬,皆出現在貝塚的下面。其葬式為:「頭向南或向西,仰身直肢或屈肢。」在澎湖縣文化局相關報告中,獲致結論:「從鎖港遺址以及其他細繩紋陶文化期遺址而言,這個文化期的居民已在澎湖定居,並且在澎湖各個主要島嶼上形成了一個或數個大的聚落。這些居民的生業資源較早期的粗繩紋陶文化其更趨於多樣性,除了貝殼和魚類之外,獸骨和鳥骨的比例顯著增加,在工業工具上,捕魚的墜取代了採貝的凹石,成為數量最多的石器。」另外,在鎖港貝塚,由墓葬出土的人骨發現,當時住民的食物中,已知有植物及海藻類。透過這些發現,研判當時澎湖細繩紋陶文化期的住民,已藉漁獵、採貝、狩獵及農作,作為基本生活的使用。又透過陶器和石器原料及成品的發現,認為鎖港貝塚的住民,可能透過交易,換取其他的物品、糧食的情形,亦推測:這一時期的住民,有可能跟澎湖其他地區,或是與台灣本島西南沿岸,進行交易。李威霆先生,發表一篇考古文章《由考古人類學看台灣歷史文明》,其中有一段敘述,提及澎湖鎖港貝塚,文曰:「如在澎湖東南的鎖港,繩紋紅陶貝塚遺址中,即曾發現早在4600年前的無棺具墓葬,與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細繩紋陶文化相近,…」。可為上述記載之引證。民國 八十八年 十一月整修 

鎖港紫微宮
澎湖由於惡劣的自然環境,加上早期移民生活的艱苦並與大自然搏鬥的歷程,演變成對於鬼神特為崇敬的精神文化。相較於臺灣其他地區以姓氏宗祠為聚落的精神中心,澎湖的每一聚落除擁有一個以上的宮廟外,並在聚落周圍分設五營、石敢當以避邪阻剎。而宮廟通常為聚落裡最高大、最華麗的建築物,並作為一社里的精神與信仰中心。一般而言,澎湖的宮廟體系對於當地居民而言主要有兩大功能:
1.宗教功能:除了保佑居民平安、生活富裕外,居民相信宮廟內的主公及其其他神,以及其營頭、附屬廟、將軍廟、避邪物等,構成一超自然的防禦體系,使居民免受邪剎迫害。
2.社會功能:宮廟及其主祭神,對外代表其聚落單元,參與各社群單元間的相互或共同活動。對內則為聚落單元的精神中心。

資料來源:貝塚,請參閱李威霆澎湖縣文化局http://cpis.eland.gov.tw/cprpts/Ponghu/depart/culture/txt/2.htm網頁。】
旅遊達人〈http://www.magong.com.tw/community/village_data.php?id=54〉
南部地區社會教育服務資源網http://www.tncsec.gov.tw:8088/
湖西數為中心http://itaiwan.moe.gov.tw/doc/am_pdoc/culture.html
澎湖縣農漁局http://www.phhg.gov.tw/chinese/depart/farm/index.asp 

廟宇的故事~尋找五福.保民平安...


地點:澎湖天后宮
木雕中有五隻蝙蝠有人找得出來五隻蝙蝠藏在哪嗎?
五隻蝙蝠~意謂五福臨門大家都知道五福臨門但是顯少人知道五福是哪五福?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

五福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 没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资料來源:巴哈姆特


澎湖群島大多數的居民都是由大陸福建、廣東地區渡海而來,他們的宗教信仰承襲大陸為多。澎湖的居民以海為田,經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生命的安危可謂瞬息萬變,在驚滔駭浪之中,他們都寄託神明能在冥冥中賜佑以保平安。 由於島民把寺廟當作精神寄託,澎湖各村里也都擁有一座寺廟,甚至二至三座,不少地方更不惜耗千萬鉅款來與建廟宇,截至目前為止,澎湖寺廟的數目依然呈現遞增的現象,其中又以王爺廟、關帝聖君、玄天上帝、觀音菩薩為多。具有歷史性、代表性的寺廟透過字裡行間一睹澎湖寺廟的風采。
天后宮 (媽祖宮)
位於馬公市區內,屬於國家一級古蹟,創建於明萬曆32年 (西元1604年),廟內一座「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可供佐證。康熙年間加封媽祖為「天后」。其範圍可分廟埕、前殿 (山川殿)、正殿、後殿 (清風閣)等部分。廟埕的石條、階梯都以花崗石舖設,燕尾起翹;屋頂剪黏、交趾燒泥塑裝飾。
廟頂佇立旗、球、戟、磬的造型人物 (亦即「祈求吉慶」四個字的諧音),正殿前御路拜亭及東西二廂、梭柱更具殊勝。沒有鐵釘,都以榫頭方式銜接。主神殿以擂金畫為主,媽祖供奉於正殿龕內,順風耳、千里眼豎立於左右,莊嚴威嚇。後殿清風閣 (又稱公善樓) 乃昔日宿儒雅士教授漢文的場所,或者街民聚會的地方。
施公祠 (萬軍井)
位於馬公市中央街內、被列入國家三級古蹟。建造於康熙35年 (西元1696年)左右,原稱「將軍廟」,因加祠海壇殉職的官兵,而改稱為「施公祠」。
施公祠位於天后宮的左側舊街內,是一棟狹長街屋式,單進兩護龍,坐北廟南的三合院建築。祠內有「寰海皆春」、「福曜海山」二塊匾,以及媽祖、五帝爺、七爺、八爺的神像牌位。此祠乃紀念施琅將軍的廟宇,具有歷史意義與保存價值。
施公祠外側前方,有一座井原名叫做「媽宮大井」,相傳施琅將軍禱告天后而獲得湧泉,豐沛水源可供上萬軍隊士兵飲用,因此又有「萬軍井」、「施將軍井」的美名。
媽宮城隍廟
位於馬公市區內,建造於乾隆44年 (西元1779年),列入國家三級古蹟。原先位於郊區文澳的城隍廟的規模狹益,清光緒15年 (西元1889年) 清朝政府將澎湖廳署移至媽宮城內,這間廟轉變成正式官衙所在的城隍廟。中法戰爭 (西元1885年) 時,這座廟顯靈庇佑軍隊與老百姓,因此被加封為「靈應侯」,香火開始鼎盛。
這座廟坐北朝南,屬於五開間三進兩廊合院式的建築。有山門、拜殿、正殿及兩側廂房。前殿檐廊的兩側,以玄武岩;花崗石;石堵雕刻疊砌而成。前殿前有單開、間歇山重檐的拜殿,左右各供奉七爺、八爺,往後走則通往後殿,廟宇室內乃深邃幽暗,有牛馬將軍、卅六關將以及文武判分立於左右。
至於城隍廟則居於神龕內,而兩廂房屬大司 (六神爺),「城隍」屬於地方陰間審判官,走進廟中的信徒頓時有種森嚴威嚇的感覺,這座廟提供石柱、石刻文字、石雕動植物、歷史人物等建築之美。
觀音亭
位於馬公市介壽路,列入國家三級古蹟,建造於康熙35年 (西元1696年),歷經數次戰爭遭破壞,日治重建,乃今日廟貌。
此廟採縱深兩進式的安排,緊貼於五開間的山門之兩側。護龍屋頂上,建有鐘鼓二樓,廟埕左右豎立一對獅子,左前方為望潮亭;放生池。此廟主神為南海觀音菩薩,香火鼎盛,乃佛教聖地之一。
文澳城隍廟
位於馬公西文里郊區,建造於康熙雍正之間 (西元1684~1728年),被列入國家三級古蹟。澎湖廳署曾設置於此,乃全澎湖最早的城隍廟,此廟當時乃官方祭祀之廟。採三脊三落式,室內大量使用梭柱;山門屋面為硬山式山川脊,裝飾山門乃成為整座廟的重點,面寬僅九公尺,空間密及無天井,正殿莊嚴深邃,無法窺其全貌。而正殿、拜殿架構與裝飾都維持地方色彩。
水仙宮 (台廈郊會館)
位於馬公市中山路巷內,列入國家三級古蹟,為澎湖四大古廟之一。康熙35年 (西元1696年) 籌建,清代台廈郊以此妙惟會館,日治時代,把一樓改建為「會館」的行政空間,二樓則供奉水仙神明 (大禹、伍員、屈原、王勃、李白等)。
這座廟屬於狹長型街屋式建築,入口為檐開間四柱門廊,宮廟前埕的露台,面對昔日媽宮古渡口。此廟空間為山門、拜亭及正殿,行成立面三開間、硬山燕尾、三川脊帶筒板瓦屋面,有許多彩繪、飛檐翹脊,頗具有日式的風個。

~~~~~~~~~~~~~~~~~~~~~~~~~~~~~~~~~~~~~~~~~~~~~~~~~~~~~~~~

馬公市區內的幾家頗負盛名特殊性的廟宇:
北辰宮(又稱北甲仔宮)

位於馬公市中正路旁,屬於道教角頭的「王爺廟」,外貌乃三層樓型,一樓豎立重建落成碑記,設做活動中心,二、三樓供奉主神(朱府王爺)、陪神,訪客須登梯而上,兩座石雕小獅鎮守於左右,格局較小,二樓大門鑲嵌「北甲」冠首對聯,其正立面各堵分現透雕、圖案。三樓有龍虎二門、中央大門前,兩座透雕龍柱,門楣鑲嵌「北辰宮」三字,其下歷史人物彩畫,廟頂聳立「福祿壽」三星塑像,燕尾有龍鳳獻瑞的剪黏,其下有彩繪交趾陶。北辰宮巍肅穆,廟埕聚集攤販,其臨時建物內,有一座新造蓄勢待發的「王船」。
海靈殿

位於馬公市中山路旁,接臨「台華輪」所停靠的碼頭,屬於角頭道教「王爺廟」,其主神是「蘇府王爺」。格局較小的二樓主體建築,一樓供作活動中心,或置放神轎等廟產,其左側設置彩繪三層塔式金爐。漆綠獅子鎮守,分立階梯兩旁,訪客須拾級而上二樓,此樓層有龍虎門及大門,三川殿有兩座透雕彩色龍柱,「行臺」二字鑲嵌於廟檐,廟頂中央「福祿壽」三星塑像,兩處燕尾各呈現龍鳳獻瑞,雙龍戲珠、仙女散花之剪黏,以及交趾陶騎獸人物,海靈殿乃南甲(捕魚為業較多)人的地方公廟,幾年來有降乩濟世、製作善書勸世,每年主神壽誕、七月普渡,常舉行建醮消災等廟會。
陰陽堂
位於馬公市民族路巷道內、馬公「天后宮」的西側,主神是陰陽公,原是祭拜清代「海防廳」的通判、在職亡故無嗣者的小廟宇,原在暗澳,後遷建於現址,日人把「海防廳」改為「憲兵隊」,與陰陽堂接臨在一起。民國五十八年重修落成,並雕刻白衣吉神為主神,陰陽公顯赫威靈,信眾想求財、解厄、消災,或者怨親債主瓜葛、遺失財務,來此抽籤膜拜相當靈驗。此堂地面一層樓,大門前有一座天公爐,門神畫像顯赫,主殿有陰陽公神像、供桌、香爐等。廟頂有福祿壽三星塑像,燕尾有龍鳳呈祥之剪黏,以及仙女、仙翁獻壽桃的瑞相,此廟宇先後有憲兵隊、澎防部運輸組等單位駐守。常有冒犯神明舉止、遭受陰陽公的靈異責罰,傳遍馬公市區街頭巷尾,更使信徒崇拜,因而香火鼎盛。
三官殿
位於馬公市新生路旁,原是「嘉陰亭」(又稱五里亭)舊址,嘉慶年間改稱「三官殿」而正式成廟。道光年間乃稱「五里亭」,光復後重建一次稱為「三官殿」,今貌乃近年重建的新貌,屬於澎湖全縣公有廟宇。此廟的主神乃三官大帝,「三官」是指天、地、水三官的簡稱,台地亦稱「三界公」,其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此殿主體建築為一層樓型,台基有十餘階梯而上,有大門及龍虎二門,各擁有抱鼓石、門枕石一對,三川殿豎立一對透雕龍柱。正立面各堵呈現透雕,而石質雕欄從階梯兩旁折伸至左右正立面。大門漆紅木柵橫隔,香客來自澎湖各地。殿內有詩籤堪稱靈驗,消災補運、祈壽解厄,乃信眾常託此神格較高的三官殿。大 門數首對聯以「澎湖」、「西瀛」、「三官」冠首,意雋神韻值得鑑賞。廟頂中央有五仙屹立,龍鳳呈祥(仙童仙女駕乘豐姿)別有風采。廟檐懸掛「澎湖三官殿」五大字燈籠。
靈光殿
位於馬公市火燒坪(光榮里),屬於角頭道教「王爺廟」,奉祀主神朱府王爺,此廟格局不大,廟埕不小,五門全開,含有兩廂房、龍虎二門、大門等,以及向外伸展有六根石柱之三川殿,兼有拜亭作用,前有二小獅鎮守,天公爐立於大門口,主殿內光線昏暗,以日光燈照亮。中央供奉主神神像及拜桌,另配祀之神分列於兩旁。牆上保存此殿「重建落成碑記」。廟外數首對聯以「光明」、「靈光」等冠首,其意韻雋永,值得鑑賞,廟頂之燕尾有雙龍戲珠、雙鳳翔飛等剪黏,另襯交趾陶仙獸,廟之正立面,其各堵有浮雕圖案,獸型彩帶抱鼓石分立大門口。此廟宇乃地區性,每天里民早晚膜拜,香火鼎盛,每年元宵節燈謎會,盛況非凡。
一新社

於馬公市新村路旁。奉祀文衡聖帝、慈濟真君,因而又稱「一新社聖真寶殿」,內牆有「落成重建碑記」,廟前身是神明會善堂組織,歷經滄桑,先後有「一新社」、「樂善堂」等名稱,全澎扶鸞肇基,著有「覺悟選新」善書,此堂社乃文人雅士倡導籌資組成,從事慈善救濟,另設育嬰堂收養孤兒等。尤其扶乩濟世,「清水解毒煙」之神蹟,一度轟動全澎,增加信徒捐輸乃有建廟之議,數次波折終於民國五十五年完成今日「聖真寶殿」。其右側二層樓是「清虛閣」,乃「一新社」的廟產,「西瀛吟社」乃設址於此。「一新社」的格局不大,由大門及左右龍虎小門組成,正面立各堵,呈現麒麟獻瑞浮雕、花瓶平安,八角型透雕窗、歷史人物彩繪、對聯等。廟頂雙龍戲珠、雙鳳翔舞、交趾陶等,此廟較特殊性,澎湖扶乩始基於此,屬於財團法人董事會組織,值得文史工作研究者,來此參拜深入以作田野調查。
資料來源:勝利之光

~~~~~~~~~~~~~~~~~~~~~~~~~~~~~~~~~~~~~~~~~~~~~~~~~~~~~~~~
案山社區廟宇:

北極殿

起建於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至今已有二百七十二年的歷史,廟址原於舊案山,即現今海軍營區內,日據時代民國八年,日軍欲將該處建為軍事基地,因此整個案山遷村至現在的案山里,北極殿也因而遷建至現址,直至民國五十三年再次重建,而後又歷經四十多年,廟宇逐漸老舊,經地方人士倡議重建,九十五年九月三十日竣工,工程歷時一年八個月,總建造經費達新台幣六千一百多萬元,是案山社區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亦為當地居民的精神寄託。





甫於95年完成重建入火,即擔任該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鄭清發議員表示,北極殿內主祀玄天上帝,另供奉二上帝、三上帝、朱府、康府、溫府王爺、文衡聖弟、慈濟真君、水仙尊王、天上聖母、註生娘娘、褔德正神、中壇元師以及大千歲樂王爺、二千歲姚王爺、三千歲席王爺、四千歲符王爺、五千歲湯王爺之駐驛代天府五千歲、廠官爺白王爺、大廳爺章王爺。
案山北極殿正前方遠眺金龜頭與長條形測天島相對,猶如殿內供奉玄天上帝腳踏龜蛇護境,地理位置極佳,當地民眾傳說不斷,百年來玄天上帝多次顯靈,護佑全境平安,由於神蹟顯赫,平日蒙受神佑的旅外弟子皆會返鄉祭拜還願,香火鼎盛,連綿不絕。
95年完成重建入火,依照古禮進行請駕儀式後,八頂神轎即浩浩蕩蕩沿著村落開始遶境,而此次遶境活動不僅已嫁娶的案山人紛專程回來參與盛事,高雄案山北極殿也特別前來共襄盛舉,凸顯案山人十足的向心力!當地民眾相信,玄天上帝神威顯赫,這次代天巡狩除了能撫慰人心,也一定可以帶給地方平安繁榮!
至於案山的靈魂人物鄭清發自擔任縣議員至今,不但成功為許多弱勢族群和大案山社區爭取到不少福利與建設,但是他仍指出要繼續努力的空間還很大,直言案山社區還有諸多建設尚待加強,尤其,預計年後將整座金爐拆除往後移,讓案山北極殿更具規模,覆地也更加完整!

萬善廟

位港口北側,民國四十八年建,供奉萬善爺,與港口南側的平安寶塔形成南北兩個崗哨,合稱「南鐘北鼓」,保護船隻出入港口安全。村民表示此廟雖小,但神明靈驗。據傳有一家住高雄之張忠虎先生,退伍後來澎旅遊,路過此廟 而入廟許願,祈若返台創業成功,定有所回報。回台後數年果達成心願,賺了大錢,但卻已忘記許願諾言。某夜睡眠中,夢見一位黑臉神聖,驚醒憶起往日該事。翌日即搭機來澎,以最虔誠之心在廟旁建一金爐(造價十多萬元)用示答謝。現在廟旁嶄新之金爐即張先生所捐獻者。
柳星君祠
此廟位於聚落東南邊(5號縣道旁) ,距北極殿約4 0公尺,原為紀念里民林德全先生而建,後北極殿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 派柳星君來陪伴保護,始命名「柳星廟」。林德全先生係光緒年聞案山廟宇三壇(即武壇) 貢獻最大之法師,當時醫學不發達,社里民眾的疑難雜症常藉其高超法力和精湛配藥而得治癒。林德全死後無子,眾人感恩之餘,乃建一祠置其神主牌祀之,後北極殿玄天上帝派柳星君駐蹕護佑。現之廟貌乃民國八十一年政府擴建道路拆除重建者,廟內「柳星廟重建碑誌」云:「本廟據云原紀念案山里民林德全先生生平對三壇之重大貢獻而興建,嗣經本里北極殿玄天上帝指派柳星君駐驆始稱柳里廟。值政府擴建道路必須拆廟遷移,於民國八十一年農曆四月十日動土,同年農曆七月中旬竣工,共用新台幣捌拾陸萬元正。」
~~~~~~~~~~~~~~~~~~~~~~~~~~~~~~~~~~~~~~~~~~~~~~~~~~~~~~~~~~~~~~~~~~~~

昔日朱王廟              今日朱王廟
寺 廟 名 稱:朱王廟
主 祀 神 像:朱府王爺
創建年代日期:民前5年8月15日組織募捐建廟事宜,至11月開始興建,於民前4年2月6日完工。
祭 典 日 期:農曆9月24日
教 別:道教
建 別:募
組 織 型 態:管理人制
寺 廟 地 址:馬公市前寮里8鄰33號
負 責 人:張啟志
電 話:06-9216096

一、簡介(經過與沿革抄錄於碑文)
窈維本里雖為僻處海陬蕞爾之地,民風淳樸,其地勢延烟墩山,拱北城之勝,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因以為號焉。蓋吾朱王廟,溯自清光緒卅一年歲次乙己.西元1905年,由先輩黃維嶽、張立、高福全、黃不等籌建,歷經50餘載,不堪風侵雨蝕,迨至民國47年歲次戊戍西元1958年初春,本鄉旅高人士高天降爰集鄉老及鄉眾倡議改建,幸蒙踴躍贊同,繼則由四甲選出興建委員會,成立朱王廟興建委員會,同時公推黃坑倫、陳石蛋為主任委員,暨委員負責籌建事宜,並分派高天降等多人旋即籌劃鳩集捐款,敦聘堪輿擇吉興工,迨至民國50年歲次辛丑竣工落成。歷時30餘載由民國75年韋恩颱風侵襲,廟宇毀污爰于民國82年歲次癸酉西元1993年正月15日元宵夜倡議重建之舉,于同年2月2日成立籌建委員會,並推舉陳金溪為主任委員,擇吉於同年3月24日辰時出火,6月28日己時定基興工,翌年12月5日辰時剪樑,84年正月24日己時上樑,2月21日午時合脊6月26日卯時安門,8月4日辰時安砛及點龍眼、獅眼、門神、開光等,重建面積約117坪,總工程款計新台幣三仟九百餘萬元,歷時二年有餘,而今廟貌煥然一新,巍莪壯觀,皆賴各位大德善心人士旅台文志,傾囊慨捐,今本廟已全部告竣,擇于民國84年歲次乙亥西元1995年8月23日未時入火舉行落成大典,共期神靈永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爰撰俚句勒諸于碑,永誌悠久,是為記。

二、歷史緣由
前寮朱王廟位於前寮聚落南側(前寮里33號),據說原址本來是一間稱為真武殿的小廟(吳來信 2005:103);明治38年(1905)由里民王維嶽等人發起改建為朱王廟,於同年11月興工,翌年2月6日完工(蔡平立 1984:785)。戰後曾在民國47年(1958)2月擴建,民國75年(1986)遭受韋恩颱風重創之後,又在民國84年(1995)重建成今貌。
廟中香火的由來,是清朝一位賣雜貨的人,坐船在菜園港上岸,沿路叫賣,因天氣炙熱,便將香火掛於樹上,在菜圃澆水的池子裡沖涼。浴畢,忘了帶走香火。到了晚間,有人發現樹上發亮,便上前查看,才發現是個香火,上面寫著「朱府王爺」四字,於是便拿回家中奉拜。後來因為非常靈驗,村人便要求讓大家來共同供奉,於是石泉、前寮、菜園三社便共建一座朱府王爺廟(通稱朱王廟)。到清光緖年間因為各聚落的人口逐漸茲長增多,才分別興建自己的公廟,由石泉朱王廟分靈來奉祀。據說當時的前寮朱王廟只分得令牌一面,再自行雕塑朱府王爺的金身為主神,副祀文衡聖帝、祖師公、土地公、註生娘媽、五府千歲等神祇。
朱王廟在前寮聚落四週所設的五營,一直都沒有遷移過。中營位在廟西北側,今前寮里50-3號後面;東營位在聚落東南側往石泉里的小路邊,西營位在往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的產業道路旁;南營位在太子殿西南的煙墩山附近;北營位在黃氏宗祠附近。在西營旁澴有一座鎮邪用的「石碑公」(石敢當),南營到前寮漁港的小徑旁則設有一座鎮煞用的「邊仔營」。
三、地理景觀
前寮里面積有0.7620平方公里,民國九十六年(2007)二月人口758人,總計有253戶。行政區域東連石泉里,西接案山里,北毗東文里,南臨馬公內港,澎5號道路從中東西穿越。居民大多分佈於道路南側,而集中於朱王廟西邊。